作者按:這是我2017年6月濤思數據剛成立時寫的文章,已經兩年多。今天重發這篇文章以自勉,提醒自己,提醒團隊,不忘初心,而且希望各位朋友與眾多的開發者們做濤思數據成長的見證人。繼續奔跑吧,伙伴們!

親愛的小伙伴,
謝謝你對濤思數據發展方向的認同,謝謝你對濤思數據初創團隊的信任,讓我張開雙臂熱誠地歡迎你加入濤思數據,成為這個胸懷理想、追求卓越、快樂而充滿活力的大家庭一員。
物聯網并不新鮮,工業領域早就使用各種實時在線監控技術。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特別是通訊成本的急劇下降,各式各樣的數據被采集而且發送到云端,數據量在爆炸式地增長。
10年前,你很難想象,每塊電表、每個交通道口、每口油井、每條管線、每臺手機、每臺出租車,包括共享自行車都在源源不斷的產生數據并發往云端,而現在這一切都在發生,而且還在加速。今后家里的任何電器、樓道里的電梯、房間里的各種探測器、街邊上的每盞路燈、建筑工地上的任何施工設備等都會聯網,都會產生海量的數據。
在傳統的實時監控技術上,各種大數據分析技術、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,更是讓這些采集的大數據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,催生了一前所未有的市場。
人類已邁入大數據時代,邁入人工智能時代。
相對于數據量的爆炸式的增長,數據處理的技術還相對落后。雖然市場上已經有從存儲、計算到分析較為完整的大數據處理框架,包括各種免費開源系統,但需要耗費大量的存儲空間和計算資源。一個運營商光存儲查詢半年的上網記錄就需要使用數千臺服務器,而且還需要不斷擴容。因此海量數據的增長對技術提出了更大的挑戰,也給我們這些技術極客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。
2016年我有較為空閑的時間研究整個物聯網和大數據生態,發現所有物聯網采集的數據,以及各種用戶行為數據、金融數據等等都具有鮮明的特征,那就是數據是時序的而且具有空間分布。
這些數據使用通用的數據庫來存儲和查詢,效率是不夠的,在很多場合,連需求都無法滿足。基于對各種現有技術的分析,我發現可改進的空間還很大,可通過存儲結構的優化來大大提升性能。憑我的直覺,發現海量時序空間數據處理(從采集、存儲、查詢、計算到分析)是個巨大的機會。
雖年齡不小,而且已經創業過兩次,我決定再次折騰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,我設計了一創新的存儲結構和算法,并寫下一萬八千多行代碼。經過對比測試,發現開發的引擎性能遠勝現有的技術,因此在今年2月底正式決定融資并組建團隊。
可喜的是,項目在給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和明勢資本黃明明簡單口頭介紹后,在沒有BP,沒有產品的情況下,Charles和明明立即表態支持,決定投資我們。這是Charles和明明對創業方向的高度認可,也是對我的高度信任。歷史將證明,他們的眼光不僅改變了我,改變了我們團隊,還將改變整個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生態圈。
對未來的發展,我充滿了信心。基于兩點:
1、這個市場還是群龍無首的戰國時代,現有的技術還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,而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已經具備相當的優勢,只要我們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,就完全可以成為這個細分行業的第一名;
2、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數據市場,其采集的數據量和場景之多,已經超過美國。我們將充分利用中國市場來驗證并打磨我們的產品。在中國市場成功的大數據產品,一定會被全球市場所接納。
我們開發的產品屬于基礎軟件。但大家都知道,基礎軟件領域,無論是操作系統、數據庫、軟件開發工具還是到現在的大數據處理平臺,幾乎都是美國公司的天下。在基礎軟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,是我們整個IT人的夢想,更是國家的期盼。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國家信息安全的問題,更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象征。
但我們有幸,由于中國經濟的騰飛,中國的IT市場已經足夠支撐幾家甚至幾十家世界級的IT企業。借助于物聯網帶來的技術升級以及中國的巨大市場,只要我們全力以赴,就一定能在大數據基礎軟件生態里占有一席之地。我們決不能滿足于成為一家國內成功的2B企業,我們的目標是一家全球頂尖的2B基礎軟件企業,要成為大數據時代的Oracle。
技術是我們公司的立身之本,我們追求創新,將拋棄所有約束創造力的條條框框,將讓任何一個研發人員不為公司瑣事所累,不為管理所困,而是能潛心研發極致的產品。只要我們通過技術創新,將產品的性價比提升三倍甚至五倍以上,我們就能贏得客戶和對手的尊重,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我們團隊,而且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來打開市場。
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關系需要資源的社會,但我堅信技術的力量,堅信創新帶來的價值。在濤思數據,我將是你堅強的后盾,不僅讓你有機會全面施展才華,而且會通過資本手段,讓你有很好的經濟上的回報,完全憑自己的努力有尊嚴的活著,讓技術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,給自己創造財富。
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,有明確的方向,有資金支持,又有巨大市場。但我們還面臨技術產品化的挑戰,而且還要跨越產品市場推廣過程中的鴻溝。是否能夠成功,是否能讓中國在基礎軟件生態圈里占有一席之地,取決于我,取決于你,取決于我們整個團隊的努力。
讓我們一起奔跑,去追求卓越而不是平庸一生,去實現一份IT人的理想。這樣才無愧于我們接受的教育,無愧于這個時代贈予我們的機會,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絲遺憾。
再一次歡迎你加入濤思數據。
陶建輝(Jeff)
濤思數據創始人
寫于2017年6月6日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